
亞歷山大的三個遺願
亞歷山大是一位偉大的國王,驍勇善戰,被譽為西方第一大帝。他二十歲繼承王位,在位十三年,實現了自己偉大的夢想,建立了一個橫跨歐、亞、非大陸,從希臘、波斯、敘利亞、土耳其,一路延伸到印度的大帝國。
在一次征服了許多王國勝利返回的途中,他病倒了。此刻,占領的土地,強大的軍隊,鋒利的寶劍和所有的財富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,他知道他的日子到了盡頭,已無法回到家園了。
他對將士們說道:「 我不久將離開這個世界,我有三個遺願,你們要完全按我說的去執行。」 將士們含著淚答應了。
「 第一個遺願是,我的棺材必須由我的醫生獨自運回去。」 亞歷山大喘了口氣,繼續說道:
「 第二,當我的棺材運向墳墓時,通往墓園的道路要撒滿我寶庫里的金子、銀子和寶石。」亞歷山大裹了裹毛氈,休息了片刻,說:
「 最後一個遺願,是在棺材兩旁扣兩個洞,把我的雙手從洞裡伸到棺材外面。」
聚集在他身邊的人都很好奇,但沒有人敢問為什麼。
亞歷山大最喜愛的將軍吻了吻他的手說:「陛下,我們一定會按您的吩咐去做,但您能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嗎?」
亞歷山大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:
「我想要世人明白我剛剛學到的3個教訓。我讓醫師運載我的棺材,是要人們意識到醫生不能留住你。面對死亡,他們也無能為力。希望人們能夠懂得珍愛生命。
第二個遺願是告訴人們不要像我一樣追求金錢。我花費了一生去追求財富,但很多時候是在浪費時間。
第三個遺願是希望人們明白:我是空著手來到這個世界的,而且我也是空著手離開了這個世界。」
說完,他閉上了眼睛,停止了呼吸。
亞歷山大死了,他什麼也沒有帶走。帶走的只是他對這個世界無盡的留戀。
在聖經《但以理書》上就曾經預言到了他,說:「必有一個勇敢的王興起,執掌大權,隨意而行。他興起的時候,他的國必破裂,向天的四方分開,卻不歸他的後裔,治國的權勢也都不及他,因為他的國必被拔出,歸與他後裔之外的人。」(但11:3-4)
弟兄姊妹,你看,神早就在聖經上把亞歷山大的事告訴了我們。那麼,歷史是這樣發生的嗎?是的,亞歷山大大帝死後,他的國被四位將軍瓜分了。
我們從亞歷山大的死,可以看到:上帝掌管歷史的發展,不管過去多少年,神的話一定會應驗。「草必枯乾,花必凋殘;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!」(賽40:8)
其次,我們還看到亞歷山大雖然擁有廣大富強的帝國,但卻永遠無法留住這些輝煌。就在他的權勢達到顛峰的時候,他突患熱病而亡,享年只三十三歲。輝煌的遠景和理想的目標,也因著他的死而煙消雲散了。
唯有敬畏神,是永遠不落空的!北宋詩人汪洙說: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,但是神告訴你說:「你一生一世必得安穩,有豐盛的救恩並智慧和知識,你以敬畏耶和華為至寶。」【賽33:6】
你要以敬畏耶和華為至寶,天再高,高不過神的寶座;地再大,大不過神的胸懷,一個抓住神的人,就是一個最富足的人,也是一個最快樂的人!
願神祝福你,阿們!
原文網址
什麼是藍海市場
藍海市場是指未被發掘出客戶需要也不存在競爭的尚未存在市場,而紅海市場指的是已經存在的市場。
把整個市場想像成海洋,這個海洋由紅色海洋和藍色海洋組成,紅海代表現今存在的所有產業,這是我們已知的市場空間;藍海則代表當今還不存在的產業,這就是未知的市場空間。
“紅海”是競爭極端激烈的市場,但“藍海”也不是一個沒有競爭的領域,而是一個通過差異化手段得到的嶄新的市場領域,在這裡,企業憑藉其創新能力獲得更快的增長和更高的利潤。
在1997年《哈佛商業評論》年會上,W·錢·金(W. Chan Kim)和莫博涅(Mauborgne)第一次提出“藍海理論”,隨後他們用了七八年的時間去分析論證,《藍海戰略》一書在2005年2月正式出版。[1]
舉個簡單的例子:十個品牌做電腦,每一家都玩命的在想怎麼在相似產品中超越對手而苦惱。而這時有一家卻做出了市面上最厲害的主板,並將自己的主板賣給其他九家,這就是“藍海”。
“藍海”的核心就是“創新”。而如何運用創新能力去創造一個新的曲線,實現自我生產的低成本和差異化,就是實現“藍海”的過程。
關於“創新”,“藍海”提出了四項戰略制定原則:重建市場邊界、注重全局而非數字、超越現有需求、遵循合理的戰略順序。
回火(Tempering)是在冶金學當中,一種改善金屬材料性質的熱處理技術。
回火是將淬火鋼加熱到奧氏體轉變溫度以下的適當溫度,保持高溫加熱1到2小時後冷卻。經過回火,鋼的結構趨於穩定,其脆性降低,韌性與塑性提高。回火往往與淬火相伴,並且是熱處理的最後一道工序,能消除或者減少淬火應力,穩定鋼的形狀與大小,防止淬火零件變形和開裂。高溫回火還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。
依據加熱的溫度不同,回火分為:
- 低溫回火 加熱溫度為150-250℃。淬火產生的馬氏體保持不變,但是鋼的脆性降低,淬火應力降低。主要用於工具、滾動軸承、滲碳零件和表面淬火零件等要求高硬度高強度的零件。
- 中溫回火 加熱溫度為350-500℃。回火組織為針狀鐵素體和細粒狀滲碳體(Fe3C)的混合物,稱為回火屈氏體。中溫回火能獲得較高的彈性極限和韌性,主要用於彈簧和熱作磨具回火。
- 高溫回火 加熱溫度為500-650℃。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連續工藝稱為調質處理。高溫回火組織為多邊形的鐵素體(ferrite)和細粒狀滲碳體(Fe3C)的混合組織,稱為回火索氏體。高溫回火為了得到強度、硬度和塑性韌性等性能的均衡狀態,主要用於重要結構零件的熱處理,如軸、齒輪、曲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