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隱形冠軍企業,是指具有全球性或區域性市場領袖地位的中小型企業。此類企業的的產品不易被察覺且行事風格低調、社會知名度低,是各自細分領域全球範圍內最優秀的企業。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·西蒙在其著作《隱形冠軍:誰是全球最優秀的公司》提出「隱形冠軍企業」的概念。
銀髮族的酷穿著 (GUCCI)
中小型企業或中小企業,在部分地區也被簡稱作中小企,是指在經營規模上較小的企業,雇用人數與營業額皆不大。此類企業通常是由單一個人或少數人提供資金組成,因此在經營上多半是業主直接管理,較少受外界干涉,中小企業甚至可以小至僅有夫妻兩人理髮店之小公司,或是開設在服務式辦公室內。 中小企業的概念來自1958年美國人口大量增加,共和黨艾森豪政府推動《聯邦小企業投資法》(Federal 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Act) 等稅收措施,並成立美國聯邦中小企業局(SBA)透過提供諮詢協助以及資金幫助,支援中小企業發展。
中小企業的概念來自1980年代末期的「small business」概念,當年美國的經濟開始下滑,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卻逆向起飛。另一方面,美國國內除了惠普公司以外,其他公司的業績都普遍下降;管理學家針對這兩個特例,認為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,相對小型的企業能夠對急劇變化的環境更容易適應。因此四小龍國家的企業之規模普遍比美國的大集團為小,對於轉變的適應能力更快;另一方面,由於惠普公司將整家公司劃分成細小的組織,並容許組織內部的單位領導人有更大的自主權,從而使公司更容易適應外來環境的轉變。
用鷹眼般的銳利看全世界
中小企業的競爭優劣
競爭優勢
(1)生產力高 (2)員工流動率低 (3)技術背景較高 (4)能快速反應顧客所需 (5)具有創業精神,勇於接受挑戰
競爭劣勢
(1)資金較不足、財務調度不易 (2)生產和研發投入不易 (3)管理人才與行銷人才較不足夠 (4)易面臨技術僵固性 (5)交易成本較高
中小企面對的困難
中小企一方面對轉變的適應更為靈活,但在另一方面,由於公司規模較小,在籌集資金方面比較困難,因為公司缺乏豐厚的資產作為向銀行貸款的抵押。亦由於大部分中小企缺乏良好的職位階梯,以及因資本所限未能提供豐厚的薪酬制度,所以不時有人才流失的問題。
中小企所面對的競爭激烈,在大企業主導的市場中難以生存,不少地區的政府就此為中小企提供特別貸款,以幫助他們發展。另一方面,股票市場的第二主版也是中小企籌集資金的辦法,因為第二主版的門檻通常都較低,以吸引中小企上市集資。
蘇花公路的壯觀海景
法律上的定義
歐盟的定義
歐盟過去對於中小企業的定義各國皆不同,例如德國規定員工250人以下者即為中小企業,而在比利時過去則規定100名員工以下。近期歐盟開始了一些規範的工作。現在在歐盟規定10名員工以下為微型企業,50人以下為小型企業,而250人以下為中型企業。
臺灣的定義
- 依據中華民國經濟部發布之中小企業認定標準,係指依法辦理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,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,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二百人之事業。
- 所謂經常僱用員工數,係以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受理事業最近十二個月平均月投保人數為準。
中國大陸的定義
中國中小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99.5%,提供了大約75%的城鎮就業機會,中國出口總額中約60%來源於中小企業,中小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,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的企業即為中小企業:
- 不對外籌集資金。即不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;
- 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,即按照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、國家計委、財政部、國家統計局4個部門聯合發布的《關於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》確定的中小型企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