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地球每86400秒自轉1次,相當於24小時,也等於1天,不過,科學家發現地球2020年的自轉速度為半世紀以來最快,讓原子鐘跟不上,目前平均每天的自轉時間也不到24小時,預計2021年的自轉速度可能會更為快速。
根據根據《每日電訊報》報導,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 (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)時間和頻率小組高級研究科學家惠伯伯利(Peter Whibberley)說:「這是千真萬確的,地球自轉的速度比過去50年的任何時候都還要更快。」
報導指出,在1960年代發明高精確度的原子鐘後,人們得以觀察標準日長,國際地球自轉服務(IERS)的計時員從1970年起,透過增加「閏秒」使地球的自轉速度跟上時間,地球的平均自轉速度近10年來,原本呈現下降趨勢,近年最後一次增加「閏秒」是在2016年12月31日,但是現在地球正在加速自轉,很可能需要「負閏秒」使原子鐘跟上地球自轉速度。
據了解,從2020年年中起,每天的秒數均不到86400秒,2020年7月19日比完整的24小時短少1.4602毫秒,是原子鐘有紀錄以來最短的1天,打破2005年7月5日短少1.0516毫秒的紀錄,以平均值來看,地球目前每天的自轉時間都不足86400秒;惠伯伯利說:「如果地球自轉速度繼續提高,有機會需要『負閏秒』,但現在談這個可能還太早。」
地球的自轉速度與地核、海洋、大氣層的複雜運動,以及諸如月球之類的天體作用有關,自轉速度不斷變化,而有研究指出,全球暖化將高海拔的冰雪融化與地球自轉速度變快有關,但影響並不大。
(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)